合成生物行業市場規模可達189億美元,眾多藥企積極擴產布局 文章鏈接:制藥網 https://www.zyzhan.com/news/detail/90369.html
作者:太倉正信干燥 來源:制藥網 日期:2023/10/30 13:30:48 人氣:2081
合成生物是指通過技術把生命體的基因信息進行讀取、記錄、分析每一個基因信息的作用,并根據人類的需要改寫、創造、改變基因的序列,使其為 "細胞工廠"服務。由于合成生物學是一門面向未來的、多學科交叉的學科,其市場空間及應用領域廣闊,可用以解決醫療健康、食品安全、能源緊缺、環境污染等多方面問題。據CBInsights預計,到2024年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89億美元,2020-2024年復合增長率達29.1%。
面向廣闊的市場空間,2023年以來,國內多省市出臺了相關政策,鼓勵與支持合成生物行業的發展。
例如,10月24日,上海發布《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創新策源打造高端生物制造產業集群行動方案(2023-2025年)》,明確生物醫藥、消費品、能源、環保等五大領域的應用方向。
9月份,北京印發《北京市促進未來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提出,面向未來生命健康和醫療需求,在海淀、石景山、通州、昌平、大興、平谷、密云、經開區等區域,重點發展基因技術、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腦科學與腦機接口、合成生物等細分產業。
杭州也在9月印發了支持合成生物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重點支持基因組合成與組裝、底盤細胞構建、菌種計算設計、高通量基因合成及篩選等合成生物技術的研發和服務;應用合成生物技術開發的高端生物原料藥、生物藥用輔料、新型疫苗、基因治療藥物、細胞治療藥物、全新結構蛋白及多肽藥物、植物藥、中藥活性成分、罕見病藥物、生物基材料等。
......
中信建投表示,目前較早向合成生物轉型的企業已逐步進入產能落地階段,預計2023年下半年起合成生物產能落地將逐步帶來收入貢獻。
隨著利好政策的持續加碼,目前國內不少藥企也緊抓政策春風,積極擴產布局。例如,中信建投在9月研報中提到,華東醫藥子公司美琪健康一期工程去年已啟動,2023年下半年有望投產,達產后預計年產126噸功能性健康產品;華熙生物包括重組膠原蛋白在內的多款產品已完成試產或進入中試階段;川寧生物頭個合成生物學項目紅沒藥醇已進入銷售階段,量產基地一期主體建筑已封頂、生產發酵大罐已吊裝完畢,預計今年年底進入試生產階段。預計2023年下半年起合成生物學產能落地將逐步帶來收入貢獻。
華東醫藥日前回復投資者稱,公司在工業微生物領域已深耕40余年,在合成生物上有著深厚的產業基礎和產業轉化能力,目前已形成了七大產業化基地,在應用方面,公司工業微生物以美琪健康為載體轉化大健康和醫美領域的相關合成生物技術產品,在維生素K2、依克多因、吡格喹啉醌等產品上都形成了技術優勢。另外通過公司江東和九陽生物等基地,轉化醫藥原料藥和中間體相關合成生物技術成果,在莫匹羅星為代表的外用抗感染原料藥和他克莫司為代表的免疫抑制劑原料藥形成了具備優勢的產品管線。
華熙生物則回復投資者表示,公司已建成了全球 最大的合成生物中試轉換平臺,有30條中試生產線投入使用,即將新增產線30余條。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文章鏈接:制藥網 https://www.zyzhan.com/news/detail/90369.html